在中非经贸快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中非经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更显重要。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赵浩兴教授团队组织相关专业研究生进行了不同主题的专题研究,并在中非桥及研究院网站逐期推出。尽管略显稚嫩,但也希望能对从事相关中非经贸实践的人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非数字贸易及贸易促进研究
	
	
	
导读
中非数字贸易正逐渐成为中非合作共赢的新领域新方向,但由于非洲数字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中非数字贸易发展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仍旧面临较大的发展问题。本文将以南非等非洲国家的数字市场状况为例,分析中非双方数字贸易的发展状况,主要从非洲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和中非数字贸易市场竞争压力两个方面分析了中非数字贸易促进的重点问题。基于现状分析和问题探讨,本文从学术研究领域、贸易规则和协定领域,和市场竞争领域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非洲的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学术研究与科研报告大多集中于对非洲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非洲各国尚未形成可供参考研究的数字贸易规模,仅有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的数字贸易相对成规模。因此,本文以对比分析为基础,通过南非等国与中国数字贸易市场状况,来探讨预测中非数字贸易状况。
近五年来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额在逐年稳步的增加,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动力之一。相对于中国较大规模的跨境电商市场,非洲的电商市场规模较小,占全球网购用户数之比不足2%,展现出远超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发展潜力。一方面,从非洲网购人数来看,非洲各国的网购用户数量较为有限,集中于几个国家之间,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从非洲网购用户渗透率来看,由于其本身互联网基础差,而且网购在互联网应用中的比例较低,与中国、美国有较大的差距。
	
	 
	
图1.1 2016-2020中国货物国际贸易额及跨境电商贸易额(万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 国家 | 15岁以上网购用户数 (百万人) | 网购用户渗透率 (%) | 网购在互联网应用中的比重 (%) | 
| 美国 | 185.3 | 71.5% | 76.9% | 
| 中国 | 525.4 | 48.5% | 68.3% | 
| 尼日利亚 | 4.4 | 4.1% | 8.9% | 
| 南非 | 3.2 | 8.6% | 11.3% | 
| 肯尼亚 | 2.7 | 10.3% | 14.6% | 
表1.1 非洲电子商务市场现状
数据来源:好望观察《2019年非洲新经济发展白皮书》
	
	
	中非双方在“一带一路”以及中非合作论坛背景下签署了诸多电商合作协议,双方有着良好的跨境电商合作基础和发展趋向。2017年、2018年中国分别与埃及、卢旺达签署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互联网+领域的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合作构建便利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促进双边数字经济合作与发展。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中国和塞内加尔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此次备忘录双方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以促进双方特色产品进出口,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交流,探索移动支付、物流服务等领域合作。
	
(二)中非数字化贸易现状
随着移动设备和宽带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对在线内容、信息和数据的获取越来越便捷,对数字产品内容的需求多样化也不断加强。以数字游戏、数字视频、数字音乐和网络社交为主要代表领域的数字产品市场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积极投入的数字贸易“战场”。
整体来看,中国的四种数字产品渗透率远远大于南非,体现出优越的市场规模和贸易潜力。从不同数字产品来看,两国的数字游戏的市场需求和贸易潜力相对较大,数字视频的贸易潜力较小。
	
	 
图1.2 2018年中国与南非的数字产品渗透率
	
	数据来源:Statista, “Digital Media: Video Games”,2018
	
	
	
	 
	
图1.3 2018年中国与南非的数字产品用户平均收益
数据来源:Statista, “Digital Media: Video Games”,2018
UNCTAD显示,中国数字服务进、出口额都体现出增长趋势,自2018年后,中国数字服务的出口能力开始大于数字服务的进口能力,展现出强大的国际贸易参与能力。相对于中国,南非的数字服务贸易规模非常小,进出口总额呈现出减少趋势,这与其薄弱的数字经济基础和贸易参与能力相关。特殊的是,南非的数字服务贸易以出口贸易为主,进口贸易额明显少于出口贸易额,表明了其国内数字服务贸易需求疲乏、本土数字服务供应能力强的贸易市场特征。
	
	
	 
图1.4 2015-2020年中国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亿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
 
图1.5 2015-2020年南非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亿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
从数字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来看,除了其他商业服务,中国和南非出口的侧重点不同,两国的出口结构有着互补的方面。中国由于产业结构发展完善,数字化水平高,以信息通信技术(ICT)服务为主要出口的数字服务。南非由于服务贸易发展历史悠久,发展水平高,以金融服务为主要出口的数字服务。
	
| 国家 | 保险服务 | 金融服务 | 知识产权服务 | ICT服务 | 其他商业服务 | 个人文娱服务 | 
| 中国 | 3.30 | 2.70 | 4.60 | 37.50 | 51.00 | 0.80 | 
| 南非 | 5.40 | 22.10 | 2.80 | 16.10 | 47.30 | 6.30 | 
	表1.2 2019年中国与南非的数字服务出口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文以中国与南非的云计算服务发展状况为例来研究中非数据贸易的发展状况。虽然中国的云计算和服务水平远远低于欧盟,但表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云服务市场之一。根据《2020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云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扩大,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在全球云服务市场比重居于第四位,仅次于亚马逊(33%)、微软(18%)和谷歌(9%),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近几年都得到迅速发展。而中国与南非在云计算和服务支出规模的极大差异,体现出两国未来显著的数据和数据服务供需地位。
	
	
图1.6 2016-2018年欧盟、中国和南非云计算和服务领域总支出(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 Statista database
	
通过以南非等国为例,进行数字贸易市场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在跨境电子商务上,仍处于政府推动为主的合作交流形式,私营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仍旧面临着渠道链接和非洲电商市场规模的问题。在数字化贸易上,中非在数字产品中数字游戏和数字视频具有互补性的贸易潜力;数字服务贸易方面都有着供大于需的情况,但在结构性上有着互补的数字服务贸易结构;在数据和数据服务贸易方面则明显以中国出口、非洲进口为主的贸易现状。
	
	因此,在当下中国已经具有较大规模的数字贸易市场,而在非洲各国数字贸易市场尚不成规模的情况下,进行具体的中非双边数字贸易规模化研究还为时尚早。当下促进中非数字贸易仍应聚焦于发展非洲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和实现中国数字贸易抢占非洲市场的贸易初期阶段。
	
根据《GSMA: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和欧盟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在2019年达到了82%和86%,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72%和76%。非洲两项指标仅为45%,非洲的互联网用户基础与较成熟的数字贸易市场有着极大的差距。
但从非洲发展趋势来看,2013-2020年,非洲互联网用户数以11%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不断增长,互联网渗透率也增长了近一倍。可以看出,非洲互联网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
	
| 年份 | 互联网用户数(万人) | 渗透率(%) | 
| 2013 | 17732 | 15.6% | 
| 2014 | 21228 | 18.3% | 
| 2015 | 25884 | 21.7% | 
| 2016 | 28920 | 23.6% | 
| 2017 | 33917 | 27.0% | 
| 2018 | 37504 | 29.0% | 
| 2019 | 42162 | 31.6% | 
	表2.1 2013-2019年非洲互联网用户渗透率
	数据来源:好望观察《2019年非洲新经济发展白皮书》
	
根据好望观察以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南非三国为非洲代表进行的调研结果可以发现,即使是在非洲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发展最好的三国内部,互联网用户对移动支付和移动转账的使用也并未普及,非洲的数字金融环境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但总体而言,在非洲数字金融市场上,大部分的民众倾向于使用数字金融服务。因此,非洲大面积推广数字金融服务将会有较为成熟的民众基础。
	
图2.1 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南非三国对移动支付与转账的平均使用倾向
数据来源:好望观察《2019年非洲新经济发展白皮书》
	
从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来看,美国仍旧保持着世界第一的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而中国远远落后于美欧国家,竞争力较弱,仍有不小的发展差距。
	
从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来看,目前美欧仍然是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的核心供给地区,中国远远低于美、英等国家,市场占有率仅为4.5%。因此,对于非洲这样一个基本完成起步阶段、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的数字贸易新兴市场,中国要想加强与非洲市场的数字贸易,面临着美欧的巨大竞争压力。
	
图2.2 2019年代表性经济体数字服务贸易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2.3 2019年代表性经济体全球数字服务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与传统贸易一样,数字贸易的发展必然需要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也必然会产生数字贸易壁垒的制约。非洲自贸区的成立与数字贸易逐渐起步,同样也会倾向于制定相应的数字贸易规则,产生阻碍中非贸易的数字贸易壁垒。
	
首先,为了自贸区内部的数字贸易发展,非盟2021年发布《非洲数字化转型战略(2020-2030)》,提出建立数字单一市场。这将产生贸易转移效应,相对减少外部数字贸易,加大内部数字贸易。在整个非洲内部实现数字贸易的市场自由,从而减少对外部的数字贸易产生壁垒的阻碍。其次,为了保护本土数字贸易企业发展,非洲自贸区将对外来数字贸易企业施加相应的贸易限制。因此,在未来的中非数字贸易发展中,数字贸易壁垒和规则问题将会不断凸显。
在中非数字贸易发展的未来促进方向上,统一中非双方使用的数字贸易的概念内涵,确定并完善数字贸易的测度数据是关键。中方应积极同非方进行政府对话,以政府牵头,组织学术论坛与峰会,确定统一双方的数字贸易理论研究框架,从大力发展中非双方的数字贸易研究出发,促进中非数字贸易发展。
为了避免非洲大陆自贸区成立后的数字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应主动同非洲自贸区、非洲各国进行数字贸易规则和数字贸易协定的制定。中国可以从某一非洲国家起步,逐渐包括其他非洲国家;注重保护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规模小的国家,从而提高各国对协定的信任感和参与积极性;以模块化的规章条款来提供给各参与国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协定元素的自由,以开放的心态吸引非洲各国参加。
首先,中国与非洲各国要确定双方在数字贸易中的目前定位。目前中国与非洲的数字贸易,中方处于供给方为多,非方处于需求方为多。因此,在当前的中非数字贸易中,中方要加强自身的数字产品、数字服务和数据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提高数字贸易的供给能力,为非方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服务,尽早进入抢占非洲市场,确立进入优势,提高在非洲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基于非洲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基础薄弱的情况,中方应积极投资非洲、建设非洲,帮助非洲提高非洲数字贸易出口能力来满足中国充足的数字贸易需求市场,发掘非洲数字贸易进口潜力来增加中国对非数字贸易出口,在未来整体提高中非数字贸易规模。此外,通过援建可以提高中国在非洲人民心中的口碑,为中国产品进入非洲、非洲产品走进中国减少阻碍,提高中国产品在非洲的市场占有率。
 中非桥官方微信
				中非桥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