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张东立理事长率队到访中非桥,双方围绕五金制品行业出海趋势、10月上海五金展合作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最终敲定战略合作框架,在智库建设、活动联动、行业商旅、南非产教融合园区 四大领域开启协同发展新征程。
深度对话:洞察行业机遇与挑战
- 行业形势研判:剖析国内外五金市场趋势,探讨产业升级与跨境合作路径;
- 资源互补对接:协会分享行业生态布局,中非桥阐释非洲市场实践(如南非产业支点规划),为合作锚定方向。
张东立理事长指出,当前是五金行业已告别传统外贸的出海1.0时代,正式进入出海2.0,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阶段刚好与国内五金制品的供应链能力完美匹配,企业开始集群式的抱团出海,近3年,五金制品出海规模始终维持在万亿,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战略合作设想:四大举措赋能产业
经充分研讨,双方以“链接资源、赋能产业” 为核心,确定四大合作方向:
1. 五金专家智库共建
整合行业专家资源,围绕技术创新、市场研判、政策解读输出智力支持,破解跨境合作中的“信息差”与“技术痛点”。
2. 品牌活动协同联动
- 锚定10月上海五金展:策划 资源对接会、行业论坛,搭建国内外企业供需桥梁;
- 拓展行业商旅:组织企业赴非考察、参展,打通“中国生产+非洲市场”的双向通道。
3. 南非五金产教融合园区规划
以南非为支点,规划500亩产业园区,构建“人、货、场”生态:
- 引入100家企业,打造 生产+培训+展示 一体化集群;
- 解决非洲五金“质差、链弱”问题,推动“Made in China”品牌升级。
未来展望:共筑跨国产教融合新生态
“此次合作将整合双方资源,通过 长期协作+生态构建,助力中国五金品牌出海,同时推动全球南方产业升级。"
未来,双方将以“智库+园区+活动+商旅” 为引擎,构建跨国产教融合新生态,书写五金产业国际合作的崭新篇章。